眼睛经常又酸又胀,真的只是疲劳吗?真正的答案竟然是……
“怎么可能是青光眼我明明感觉视力还可以啊?”得知自己患上青光眼后小伙张某一脸不可置信”
今年33岁的张某是一名IT工程师,熬夜加班已经成为常态,他时常感觉眼睛疲劳、酸胀,偶尔看东西还有些许模糊,好在休息一段时间就能缓解。
以为只是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疲劳,张峰也没当回事。然而近半个月,眼睛酸胀、疲劳的症状更加明显,看东西周边有些黑影,走路经常磕磕绊绊。
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,张某双眼眼压达到了40mmHg,比正常人的眼压高出了一倍。不仅如此,其眼底视神经乳头颜色较淡,杯盘比大,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房角开放,视野有部分缺损,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。
听到这个消息张峰有些摸不着头脑:“我眼睛平时不痛不痒,只有偶尔酸胀疲劳,怎么会得了青光眼呢?”
眼睛酸胀要注意查眼压
眼压就是眼球内部的压力。
当下,绝大部分的青年人都存在过度用眼的问题,而过度用眼是导致眼压升高的主要因素,眼压高又是导致青光眼的主要因素。
开角型的青光眼症状较轻微,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眼部不适症状。有的人只是觉得眼眶、鼻部周边酸胀,休息一下又好转了,这和电脑、手机屏幕看多了用眼疲劳非常相似,很多人不在意,就容易被忽略。
因此,如果出现了视疲劳、眼胀、虹视和眉棱胀痛,特别在情绪波动和昏暗环境下出现上述情况,或者到了傍晚眼睛酸胀不已,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眼压。
监测眼压是青光眼防盲关键
前面提到的,眼压过高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青光眼,而青光眼可能致盲性眼病,危害性大且不可逆转,同时还具有遗传性、隐匿性等特点。因此,定期监测眼压是不可缺少的。
从统计学上来说,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mmHg~21mmHg。但眼压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值,每个人的眼压都像血压/血糖一样,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。
对于疑似青光眼的人来说,甚至有可能在需要的时候采用一项叫作“24小时动态眼压测量”的检查以明确诊断。
青光眼高危人群需定期复查
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,早诊早治是关键。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,高度近视、糖尿病/高血压等慢性病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等高危人群,要每年主动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体检。
此外,如果出现以下任何症状,就要提高警觉:
虹视(光源周围看到彩色光环);失明;眼睛发红;眼晴看上去雾蒙蒙的(尤其是婴儿);恶心或呕吐;眼睛疼痛;视野狭窄(管状视野)等。